中国地质科学院举行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

中国地质科学院举行2021年研究生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

9月9日上午,随着第37个教师节的临近,中国地质科学院2021年开学典礼暨教师节表彰大会在北青路新基地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党组成员、副局长,中国地质科学院常务副院长李金发,我院李廷栋院士、陈玉川院士、杨景穗院士、侯增谦院士,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办公室吴登鼎,人民教育厅厅长赵琪,厅外副厅长马永正,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吴珍汉、陆庆田出席活动。中国地质科学院副院长马岩主持会议。


开幕式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帷幕。吴珍汉同志宣读2021年教师节表彰决定,陆庆田同志宣读“程研究生奖学金”表彰决定,同志为受表彰院士代表颁发荣誉证书,学院领导和嘉宾为优秀指导教师代表和获奖学生代表颁发荣誉证书。


李金发同志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中国地质科学院成立65年来,始终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立足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学科布局和国际合作网络,产生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地质科技创新人才,在史册上作出了巨大贡献。几十年来,一代又一代研究生导师秉承着甘当别人的阶梯、回报别人后学习的育人精神,以高尚的品格、渊博的知识、严谨的学风、朴实的作风投身地质教育,把地质学家“三荣”“四专”的优良传统传承给学生,把关心祖国、服务人民的情怀传播给学生,把地球科学最前沿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生。希望各位导师尽到以德育人的职责,弘扬优良地质文化,以德育人,严谨治学,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人才。


他殷切希望全体研究生向老一辈地质学家学习,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肩负起历史使命,坚定前进的信心,立下宏图,开悟成才,担当大任,胸怀大志,脚踏实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努力放飞青春梦想。同时,要打牢专业基础,努力成为地质事业发展的创新典范,以深厚扎实的教育打牢创新实践基础,以唯物主义精神寻找发展机遇,珍惜宝贵的研究生学习时间,在野外学习实践真本领,时刻心怀感恩,努力做人际交往和美好生活的道德楷模,学会换位思考,懂得感恩,用高尚的作风、广阔的视野、伟大的爱心。


最后,他希望全体研究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作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不辜负时代,不辜负青春,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团结奋斗,勤奋学习,虚荣心强,不计名利,圆满完成学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李廷栋院士作为院士代表致辞。新时期地质工作的特点是“目标任务双重性、服务领域社会化、地质调查研究全球化、科技创新最大化、矿业开发绿色化、人才队伍高端化、地质知识大众化”。他强调,地质科学进入了以建立地球系统科学为目标的新时期,当前的地质工作不仅要继续开展高精度地质勘探,还要为国家提供矿产资源。同时,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加强对地球各圈层乃至行星系统演化过程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根据新时期国家战略需要,在继续深化地质矿产调查评价的同时,调整和转变地质工作社会职能,协调人与自然关系,拓宽地质工作服务领域,开展生态地质、农业地质、城市地质、军事地质、旅游地质、医学地质等调查研究。要建设一支学科门类齐全的高素质地质人才队伍,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地球科学研究院在过去的65年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未来的地质工作,中国地质科学的希望,都有赖于青年人才。希望2021级新生继承和发扬地质科学院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志存高远,把自己培养成为高水平的地质工作者,为地质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会上,教师代表杨福全研究员向同学们讲授了学习要点,希望同学们放下思想包袱,积极与导师交流,有针对性地阅读文献,在野外工作和显微镜下观察中加强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优异成绩。获得“程研究生奖学金”的学生代表陈小帅向老师们致以祝福和敬意,并分享了博士期间勤于动手、善于动脑、重视探究、善于总结的学习经验。博士研究生张辉作为新生代表发言。他以成为地球科学研究院研究生为荣,并对自己提出了四点要求:明确目标、培养独立科研思维能力、强化创新引领能力、关心国家责任。他希望与其他学生分享。


中国地质科学院在京优秀导师代表、教育管理者代表、获奖研究生代表、2021级博士、硕士研究生新生参加大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