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总被引频次(Total Cites):指该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
意义: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以及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和地位。
2.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这是一个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价指标,是E. 加菲尔德于1972年提出的。具体算法为:
意义:该指标是相对统计值,可克服大小期刊由于发文量不同所带来的偏差。一般说来,影响因子越大,其影响力和学术作用也越大。
3. 即年指标(Immediacy Index):又称当年指数,即为某期刊评价年发表论文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刊当年发表的论文数。具体算法为:
意义:这是一个表征期刊即时反应速率的指标,主要描述期刊当年发表的论文在当年被引用的情况。
4. 他引总引比:又称他引率,指该期刊的总被引频次中,被其它期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具体算法为:
5. 被引半衰期(Cited Half-Life): 指该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一半的引用数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累计达到的。现举例说明其计算方法设某一学术期刊在2003年内共被引用1916次,其被引文献的年代分布累计百分比如下表:
出版年 | 2003 | 2002 | 2001 | 2000 | 1999 | 1998 | 1997 | … |
被引用次数 | 49 | 152 | 232 | 212 | 168 | 104 | 115 | |
累计百分比% | 2.56 | 10.49 | 22.60 | 33.66 | 42.43 | 47.86 | 53.86 | |
年 数 | 1 | 2 | 3 | 4 | 5 | 6 | 7 |
由上表可见,最接近50%的引用累计百分比是在1998年达到的47.86%,距统计的2003年为6年,由此可计算出该刊的被引半衰期为:
意义:被引半衰期是测度期刊老化速度的一种指标。需要注意的是,通常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
6. 载文量(Articles):指来源期刊在统计当年发表的全部论文数,它们是统计期刊引用数据的来源。
7.Web即年下载率:指来源期刊统计当年出版并上网的文献数与其在当年被全文下载篇次之比。具体算法为: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