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照教育部、北京市相关部署请求,学校研讨决议依照既定校历时间布置开学工作。现将2021-2022学年秋季学期学生到校布置和学籍注册工作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到校条件
(一)京内学生到校条件
1.在京内低风险地域且14天内无京内中高风险地域旅居史的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和安康监测,确保到校前14天内“疫情防控通”信息每日填报正常,凭安康绿码和通讯大数据行程绿码(以下简称“双绿码”)经审批到校。
2.在京内中高风险地域及14天内有过京内中高风险地域旅居史的学生,严厉落实属地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待上述区域降为低风险地域后,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双绿码”经审批到校。
3.在京学生共同寓居的家庭成员从境外返京的,该家庭成员完成“14+7+7”隔离和安康监测,且核酸检测为阴性后,学生自己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双绿码”经审批到校。
(二)京外学生到校条件
1.在京外低风险地域及14天内有京外低风险地域(京外中高风险地域所在地级行政区或直辖市除外)旅居史的学生,做好个人防护和安康监测,确保到校前14天内“疫情防控通”信息每日填报正常,凭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双绿码”经审批到校。
2.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域所在县(市、区、旗,直辖市为所在区、县)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学生暂不布置到校;待上述区域降为低风险地域后,返京行进行14天安康监测,完成安康监测后凭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京,抵京当日在校外停止核酸检测(如申请入住学校安康监测点等候核酸检测结果,应至少提早3天提出),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持“双绿码”经审批可到校。
3.在京外中高风险地域所在地级行政区其他县(市、区、旗)或中高风险地域所在直辖市其他区(县)及14天内有该区域旅居史的学生,返京行进行14天安康监测,完成安康监测后凭登机登车前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到京,抵京当日在校外停止核酸检测(如申请入住学校安康监测点等候核酸检测结果,应至少提早3天提出),检测结果为阴性后,持“双绿码”经审批可到校。
(三)入境学生到校条件
入境学生须严厉落实境外返京人员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完成“14+7+7”隔离和安康监测后,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双绿码”经审批到校。
(四)其他状况到校条件
1.自己或共同寓居的家庭成员为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病症感染者、亲密接触者的,暂不布置到校,到校事宜一人一策另行肯定。曾有以上状况的,须严厉执行相关疫情防控措施后,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双绿码”经审批到校。
2.自己或共同寓居的家庭成员有发热、乏力、咳嗽、咽痛、咽干、腹泻、呕吐、嗅觉或味觉减退等病症的,暂不布置到校;待治疗无病症后,凭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双绿码”经审批到校。严禁带病到校。
3.有其他不适合到校的身心安康状况的,暂不布置到校。
以上为学生到校必要条件。学院(书院)应逐一确认每名学生能否契合到校条件。如发现有谎报、瞒报、漏报以及其他故弄玄虚行为,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置;惹起疫情传播或者形成传播风险的,依法追查法律义务。
二、到校准备
(一)展开安康监测
契合到校条件的学生,不前往中高风险地域所在市全域,不扎堆、少汇集,完成到校前14天安康监测。全日制学生坚持每日经过“疫情防控通”填报自己的位置信息和安康情况,非全日制学生每日报送安康监测信息事宜由学院自行布置、确保落实。倡议全体重生在属地接种终了新冠疫苗后到校报到。
(二)做好个人防护
学生应及时向学院(书院)汇报到校方案和进度;到校途中应全程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护,恪守机场、车站等场所的疫情防控管理措施,如呈现不契合到校条件的状况,须第一时间向学院(书院)报告并中止行程。
(三)及时汇报特殊状况
校内住宿学生因疫情防控缘由、自然灾祸缘由或个人特殊缘由(如生病治疗、购票艰难、在外地实习且暂无校内教学活动等)希望推延到校的,应在9月8日前向学院(书院)报告,并按规则办理请假(普通不超越开学后14天)和代注册手续。
三、到校布置
(一)非重生返校
校内住宿的非重生自8月30日起可经审批返校,普通应于9月8日开学日前返校终了;有特殊状况的,经批准后可推延返校。
(二)重生报到
1.重生于9月7日到校办理现场报到手续;有特殊状况的,经批准最晚可推延至9月22日完成报到。校内分配住宿床位的重生最早可于9月6日中午12时入住宿舍。重生报到和入住的详细布置另行通知。
2.国际学生于9月6日到留学生办公室报到,9月7日到学院(书院)报到,详细布置由国际交流处通知。
四、到校须知
(一)拟到校学生在填写微人大“进出校预定系统”时,须细致写明事由、动身地、行动道路、交通工具、能否途经中高风险地域所在市等信息,上传“双绿码”信息以及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确保各项信息真实、完好、精确。学院(书院)完善院内工作机制,布置专人严厉、及时审核学生的预定信息。关于不照实填报的,一经发现,将依规依纪严肃处置。
(二)进校审批完成后,学生可于到校当天自东门、西门、知行小北门闸机处刷脸、测温后通行进校,东门、西门24小时开放,知行小北门每日早6时至晚24时开放。北园住宿学生可自北园东南门(每日早7时至晚24时开放)进校。思索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开学阶段校园管理请求,不布置学生亲友以及送人的社会车辆入校。
(三)校外住宿学生(包括有校内宿舍床位但选择走读、无校内床位两种状况),在8月30日(重生为9月7日)及之后,如需到校上课、办事,依照当天进校、当天离校的准绳经审批或备案后进出校门。其中,有宿舍床位但选择走读的学生,须在8月30日前完成校外住宿备案手续。
(四)在境外的学生在契合到校条件的前提下,依据实践状况与学院(书院)肯定到校时间,一人一策,不受以上时间布置限制。不具备7天居家安康监测条件的学生,可申请入住学校安康监测点。办理流程见微人大《入境学生申请入校停止7天安康监测须知(2021年8月修订)》。
(五)关于到校条件中所指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的时间请求,京外到校的,依照登机登车(所乘交通工具应抵京)前48小时计算;京内到校的,依照到校前48小时计算。学生在8月30日至9月22日到校的,核酸检测费用(除返京当日再次检测外,均为1次检测费用)将由学校依照统一规范承当。
(六)学生到校后,需严厉恪守学校疫情防控管理各项规则、措施、请求,非必要不离校、非必要不出京。开学后的学生出入校园管理措施等疫情防控政策,学校将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和工作实践停止决策,详细信息肯定后将及时发布。
(七)双培生、交流交流生等参照有学籍学生停止管理的学生群体,到校政策依照本通知请求执行。苏州校区学生到校工作布置,由校区依据属地请求和实践状况,自行制定。
五、学籍注册
(一)注册对象和条件
1.注册对象
具有本校学籍、学籍状态为“在学”或“在学(延期毕业)”的学生(不包括休学学生)。
2.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
(1)截至9月22日未到校或未确认在学状态,且未实行请假手续或请假未获批准的;
(2)截至9月22日未完成学年缴费,且未办理助学贷款或未办理暂缓缴费申请审批手续的;
(3)重生入学资历存在问题的;
(4)研讨生已达根本学习年限,但未申请延期毕业或延期毕业申请未审批经过的;
(5)已超越最长学习年限的;
(6)国际学生所持签证为非学习类签证的;
(7)因其他缘由,不契合注册条件的。
(二)注册工作布置
1.9月15日前,学生及时向学院(书院)报告到校或在学状态。学院(书院)核对学生到校和在学状况,明白学生住宿类型,收取学生证。不能按时到校的校内住宿学生应办理请假手续,如审核经过,各院予以代注册;校外住宿学生应报告在学状态(需备案的应完成备案手续),如核实确认,各院予以代注册。
2.9月15日至22日,学院(书院)依照学籍管理系统中的学生信息,依据学生到校状况、在学状态核对状况、缴费状况等,确认每名学生的注册意见。
3.9月22日至30日,学生处审核注册意见并反应后,学院(书院)为经批准予以注册学生的学生证加盖注册章,为重生学生证加盖学校钢印;有学籍信息变卦的学生及时办理加盖校正章手续。相关详细工作布置另行通知。
4.9月下旬至10月,学生处对予以注册的学生,完成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学信网)电子注册操作;对暂未予以注册学生的详细状况停止复核,如契合退学条件,将启动退学程序。
(三)工作请求
各学院(书院)应统筹学工部门、教务部门、外事部门工作力气,实在做好学生注册工作,精确控制每名学生的在学状态,及时提示学生按时到校、注册。工作人员应严厉恪守纪律,认真细致依照学校学籍管理规则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学籍注册工作规程》展开各项工作。
六、咨询方式
(一)学生处热线电话:62513855、62511693、13522656251(24小时)
(二)学生处联络邮箱:xsc@ruc.edu.cn
学校将依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和上级请求,动态调整相关管理政策,届时将及时通知。请师生及时关注微人大“防疫通知”栏目和“中国人民大学学生处”微信公众号。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