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研讨生院是一所以法学为特征和优势、兼有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门类的研讨生院,地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中心区,北临久负盛名的“燕京八大景”之一——“蓟门烟树”,东沿元大都土城遗址公园小月河、野松林。水波荡漾,松涛起伏,底蕴深沉,人文荟萃。
中国政法大学研讨生院成立于1983年,首任院长系著名法律史学家张晋藩先生。研讨生院建院以来,已培育各类研讨生万余名,他们在国度法制文化和政治文化建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讨生院目前设法学、政治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论经济学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7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 11个专业硕士学位点,4个博士后活动站。2020年9月,全校共有学历研讨生7502人;其中博士生1492人、硕士生6010人;全校法学(二级学科)研讨生3718人、专业学位研讨生2755人、其它专业研讨生共1029人。另有在站博士后128名,法学专业研讨生教育范围居全国第一。中国政法大学研讨生院在法学研讨生教育方面创始了多项全国第一:全国第一批法律史、经济法、诉讼法专业的博士点设于本院,全国第一个比拟法、人权法、法律与经济专业博士点首创于本院,新中国第一批法学硕士、第一批法学博士皆出自本院,法学专业的第一个外国留学博士生出自本院。目前,本院在法学专业博士生、硕士生招生范围上名列全国第一。
在研讨生培育方面,研讨生院一直坚持“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训,注重研讨生在价值观、理论才能、创新才能、国际视野等方面的养成和培育。研讨生院与全国各级法院、检察院、政府机关、律师事务所树立博士生、硕士生挂职、实习基地,每年有大量博士生和硕士生到协作基地挂职、实习。研讨生院设置“研讨生创新理论”、“研讨生学位论文赞助”等项目,鼓舞、支持研讨生在项目研讨中提升本身的创新才能。研讨生院充沛应用各种资源,每年派出大批研讨生出国(境)参与国际学术会议、国际组织实习,攻读博士学位或者博士结合培育。
中国政法大学研讨生院师资力气雄厚,名师辈出。除已故钱端升等许多著名专家外,现仍活泼在研讨生培育第一线的导师有江平、陈光中、张晋藩、李德顺、应松年等一大批著名学者。博士生导师242人(含兼职、特聘导师)、硕士生导师687人(含兼职导师)。研讨生院的导师积极参与国度重点项目研讨,参与国度各项立法工作和司法咨询活动。绝大多数研讨生在学期间即跟随导师参与国度立法、司法咨询、严重项目研讨工作,在高端法律活动中锻炼本人。
中国政法大学研讨生院将顺应国度与社会关于高端人才的新需求,全面提升研讨生教育质量,重点进步研讨生理论才能、创新才能,拓展研讨生的国际视野,把研讨生院建立成为开放式、国际化、多科性、创新型、以法学教育为特征的国内抢先、国际知名的研讨生院。
我校行将展开2022年推免生报名工作,详细通知如下:
一、接纳范围及接纳专业
2022年我校各专业均接纳引荐免试生(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专业学位除外,以下简称“推免生”),详见附件《2022年接纳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讨生招生方案表》。最终接纳推免生人数以中国研讨生招生信息网“推免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效劳系统”中确认的人数为准。
我校2022年各专业接纳推免生招生方案全部为全日制研讨生招生方案,不接纳申请非全日制研讨生的推免生。
夏令营优秀营员生源充足的相关专业在本年度将不再组织推免生报名和复试工作,如后续相关专业生源缺乏,尚有推免生接纳名额,可在规则的时间内再次停止网上申请并参与复试,详细事宜另行通知。
二、申请条件
1.酷爱祖国,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遵纪违法,社会义务感强,品德良好,身心安康。
2.申请人取得所在学校引荐免试生资历。(如所在学校尚未完成推免资历评定工作,但估计可获得推免资历者,也可申请。)
3.专业成果优秀,综合测评排名居本专业同年级学生前列。
4.除特殊规则外,申请专业与本科所学专业应当相同或相近,准绳上不得跨一级学科报考。局部学科(或方向)依据培育请求,允许跨一级学科报考,详见附件《2022年接纳引荐免试生申请攻读硕士研讨生局部学科(或方向)跨一级学科报考条件》。
5.为顺应国度对外开放战略的需求,我校开设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着力培育高水准的顺应目前法治建立急需的涉外法律人才,分别设在国际法学院(招生方案30人)、比拟法学研讨院(招生方案20人),仅接纳推免生。申请条件如下:
(1)国际法学院国际法学专业国际法涉外法治人才实验班方向:除根本申请条件外,申请人本科毕业专业须为英语或英语翻译;
(2)比拟法学研讨院比拟法学专业国际化法治人才实验班(国别法方向):除根本申请条件外,申请人本科毕业专业须为俄语、日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其中之一。
留意:
申请法律(非法学)专业学位的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必需为非法学专业,证据科学研讨院法律(非法学)专业法庭科学方向请求申请人毕业时应取得医学学士学位、理学学士学位或工学学士学位;申请法律(法学)专业学位的推免生本科所学专业必需为法学专业。
中欧法学院各专业仅接纳英语语种推免生申请。
证据科学研讨院证据法学(物证技术方向)仅接纳本科专业为物证技术学相关专业推免生申请;证据法学(法医学方向)仅接纳本科专业为法医学或医学相关专业推免生申请;证据法学(证据法学方向)仅接纳本科专业为法学推免生申请。
申请人本科专业以教育部学信网注册学籍信息为准。
三、申请程序
(一)网上报名
报名时间:9月9日15:00—9月14日12:00
报名网址:点击报名
报名流程:注册->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照片->上传电子版申请资料->确认报名
(二)提交申请资料
申请人应按以下资料清单及请求在报名系统中上传电子版申请资料:
1.《申请免试攻读中国政法大学2022年硕士学位研讨生注销表》(报名系统中下载)。
2.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1份,正背面扫描在同一页。
3.《教育部学籍在线考证报告》中文版,教育部学信网下载打印(http://www.chsi.com.cn/),须将有效期延至3个月以上。
4.本科前三学年成果单(加盖申请人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后扫描)。
5.可提交全国大学英语四级或六级、托福、雅思等考试成果单或其他外语程度证明。
6.可提交校级以上(含校级)获奖证书、发表的论文或著作等。
7.申请学院请求的其他申请资料。
留意事项:
(1)未按请求上传申请资料者,不予受理其申请。
(2)电子版申请资料上传请求:需用原件扫描,资料按上述清单次第排列并编号,逐项分别扫描成单独PDF格式文件,将一切文件打包为一个文件紧缩包后上传,请勿设置文件查看或解紧缩密码。
(3)每名申请人限报一个意愿,以系统中最后一次提交的意愿为准。
申请人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与所提交申请资料必需坚持分歧,且申请信息务必真实、精确。凡提供虚假信息的,无论何时,一经查实,取消复试或录取资历。
四、复试布置
1.复试时间:我校推免复试估计将于9月22日启动,详细时间布置详见研讨生院官网后续通知。
2.复试方式:
依据疫情防控常态化相关请求,我校2022年推免生复试方式为网络远程复试,网络远程复试平台运用腾讯会议系统停止。
网络远程复试采取对考生端的“双机位”请求,“第一机位”采集考生音、视频源(考生正前方),“第二机位”采集考生“第一机位”显现器及考生所处环境的整体状况(远端)。其中“第一机位”和“第二机位”的软件均采用“腾讯会议”。
3.考核方式:
综合面试(含专业课面试、外国语面试)。
综合面试包括专业课面试(满分100分)与外国语面试(满分100分),考核时长普通不少于15分钟,若为群面,则面试时间不少于20分钟。
五、夏令营优秀营员相关事项
参与我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并评选为“优秀营员”的学生不用登录我校网上报名系统停止申请(即报名、提交电子资料),夏令营考核成果即作为复试成果,如取得所在学校引荐免试资历,将直接被我校录取。取得“优秀营员”的学生,务必在9月14日上午12:00前经过电话等方式联络所获“优秀营员”的夏令营学院,确认录取意愿,如放弃录取资历(即“优秀营员”资历),也请联络各夏令营学院,并向学院提交书面放弃声明。如有“优秀营员”放弃录取资历,“候补优秀营员”可依次递补为“优秀营员”。同意录取到我校且取得就读学校引荐免试资历的优秀营员,务必按我校后续通知请求在中国研招网推免效劳系统填报意愿(需与夏令营所获“优秀营员”的学院、专业及研讨方向分歧)、确认复试及待录取通知,逾期视为自愿放弃我校录取资历。
参与我校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并评选为“优秀营员”的学生如申请我校其他学院、专业或研讨方向(与所获“优秀营员”学院、专业及研讨方向不分歧)推免生,自意愿提交胜利之时,就视为放弃“优秀营员”资历。
六、其他事项
1.网上报名完毕后,学校将在考生契合申请条件的根底上,依据学科需求、综合素质等肯定进入复试考生名单,复试名单及复试布置请关注研讨生院网站后续通知。
2.优秀研讨生奖
为吸收成果优良、科研潜质突出的考生报考我校,自2020年起,我校与北京硅谷置业有限公司、北京市法律援助基金会共同设立了“中国政法大学柳文超优才奖(优秀研讨生奖)”,专项奖励当年正式录取的研讨生重生(含推免生)。优秀研讨生奖每年评选出获奖者25人(硕士研讨生20人、博士研讨生5人),奖金共30万元(硕士研讨生1万元/人、博士研讨生2万元/人),在当年度研讨生重生开学仪式上对获奖者停止惩处和奖励。
3.联络方式
研讨生招生办公室咨询电话:010-58908070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