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iae.ac.cn/newsContent.jsp?RID=3348&cid_A=2 |
一、单位 中国原子能科简介学研讨院创立于1950年,是我国核科学技术的发源地,也是我国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从事前导性、根底性、前瞻性核科学技术研讨的综合性研讨基地,著名科学家吴有训、钱三强、王淦昌、戴传曾等先后担任院(所)长,共有60余位院士曾在我院工作或学习过。现有两院院士5人,高级科研与工程技术人员1300余人。院下设6大科研主体单位:核物理研讨所、反响堆工程技术研讨所、放射化学研讨所、核技术综合研讨所、核平安研讨所、核工程设计研讨所;12个国度级、部委级研讨中心或重点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核资料技术创新中心、中国核数据中心、国防科技工业抗辐呼应用技术创新中心、核数据丈量与评价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国度同位素工程技术研讨(实验)中心、国度能源快堆工程研发(实验)中心、北京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度实验室、IAEA-CAEA核保证与核保安结合培训中心、IAEA-CAEA废物处置处置研讨中心、国度核应急辐射监测技术支持中心、核保证范畴IAEA网络实验室、国防科技工业电离辐射一级计量站。 原子能院具有国内核研讨范畴抢先的设备和设备,停止着核物理、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反响堆工程、加速器技术、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同位素技术、放射性计量与辐射防护、新资料、生物医学工程、强激光应用和信息技术等普遍范畴的研讨,与世界上40多个国度和地域的195个机构或单位以及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国际组织有着普遍的科技协作与交流,科研成果丰厚,近三十年来共取得国度和部级科技成果1800余项;“十二五”以来至2021年7月,原子能院共取得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00余项,其中:3项成果取得国度科技进步奖,1项荣获国度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原子能院现有公开出版物《原子能科学技术》、《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同位素》、《质谱学报》等中心期刊;中国核学会核化学与放射化学分会、核物理分会、核化工分会、同位素分会、核技术工业应用分会、电离辐射计量分会、北京核学会、中国辐射防护学会自然辐射防护分会、放射性废物管理与核设备退役分会以及快堆产业化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均设在原子能院。 原子能院研讨生学位与研讨生教育工作始于1956年,当年参照原苏联学位评定形式授予黄祖洽、于敏、陆振荫、肖振喜等四人博士学位,开启了我国核专业研讨生教育事业。原子能院现有物理学、化学、核科学与技术三个一级学科及应用数学(二级学科)博、硕士学位授予权,涵盖应用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放射化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等15个专业,具有在职在岗博士研讨生导师106名,硕士研讨生导师207名,已培育博、硕士研讨生2300余名。 原子能院硕士研讨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术型,学制为3年,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原子能院为国度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研讨生在读期间为全公费,并享有均匀每月合计不低于3000元的助学补津贴,毕业后可择优留院就业,处理北京户口和事业编制。 热忱欢送广阔考生报考原子能院。 二、报名须知 1.凡契合2022年国度硕士研讨生招生简章规则报考条件的各类人员,均可在教育部规则的时间内停止网上报名,北京市的考生均到 北京理工大学 完成现场确认及初试。 2.2022年我院方案拟招收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讨生约220名(该方案含引荐免试生),招生类别为统招统分和方案内定向,各专业招生人数视考生报考状况肯定。 3.2022年硕士研讨生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和参考书目可登录中国原子能科学研讨院学位与研讨生教育工作网站 http://www.ciae.ac.cn/yjs/index_66.htm或中国研讨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查询。 三、联络方式 地 址: 北京市275信箱73分箱研招办 邮政编码: 102413 电 话: 010-69359229/7800 传 真:010-69359800 Email: ciaeyjsk@126.com |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