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教育部关于改良和增强研讨生课程建立的意见》(教研【2014】5号)文件精神,进一步推进研讨生课程体系变革,提升研讨生跨学科研讨才能与综合素养,学校决议继续遴选、开设一批研讨生公共选修课程,面向全校在读研讨生自主选修。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开课目标
研讨生公共选修课程是为研讨生提供跨学科的视野、理论、技术与办法,培育研讨生的创新精神与理论才能,提升研讨生人文与科技素养等方面的高质量课程。
二、课程分类
(一)办法论类课程:为研讨生提供跨学科研讨的理论、技术、办法与经历,协助研讨生控制其他学科的前沿理论、根本技术与研讨办法等,重点支持跨学科的综合性办法论课程。
(二)实验室科研探求类课程:为以实验为主要手腕从事科学研讨的研讨生提供具有科研探求性的实验设计与技术,进步研讨生实验剖析、操作平安和工程问题剖析与处理实践问题的才能。
(三)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艺术素养类课程:培育研讨生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艺术涵养和审美情味,提升研讨生综合素质类的课程。
(四)创新创业类课程:为拓宽研讨生创新创业视野,夯实研讨生创新创业学问根底和根本理论,强化研讨生创新创业的技术办法和实务操作锻炼,进步研讨生创新创业才能类的课程。
三、申报请求
(一)课程请求
1.教学内容系统、丰厚,有助于研讨生拓宽学问面,丰厚学问构造;
2.课程设置和授课教员稳定,可以连续多年面向全校开设;
3.课程布置应顺应跨学科选修的需求和普遍承受的水平,具有一定通适性;
4.准绳上课程学分为1学分,课时为16学时;
5.鼓舞整合各学科优秀师资,以学术报告方式或在线课程方式组织教学;
6.每班学生最多不超越120人,选课人数低于30人以下的课程普通不予开设(本专业已开设相近课程的学生不可选);
7.注重探究案例教学、研讨性学习及文献评价等方式。
(二)任课教员及教学团队请求
1.由1名团队担任人和至少2名其他任课教员组成;
2.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及考核请求;
3.一名任课教员(含团队担任人)至多承当三个班级的教学任务;
4.学生成果评定由团队成员共同完成。
(三)团队成员应具备的条件
1.团队担任人须为武汉大学在编教员,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且在相关范畴有一定的学术成果;
2.团队担任人及任课教员须在相关范畴上过一门以上课程并有两年以上教学阅历。
四、申报流程
(一)2021年11月26日前,由课程教学团体担任人填写《武汉大学研讨生公共选修课程申请表》(附件1)、《研讨生公共选修课课程申请根本状况一览表》(附件2),提交教学日历、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案。
(二)2021年12月10日前培育单位审核并签署引荐意见后将《武汉大学研讨生公共选修课程申请表》、教学日历、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教案(电子版、纸质版各1份),《研讨生公共选修课课程申请根本状况一览表》(仅交培育单位汇总后的电子版)报研讨生院培育处(当代楼A407室,联络人:卢教师,电话:68754172,邮箱349449302@qq.com)。
(三)研讨生院组织相关专家对申请课程停止遴选、审批,择优分批次开课。
五、后期管理
(一)教学管理
1. 实行课程教学团队和担任人所在的培育单位共同担任制。团队担任人应做好教学团队成员的沟通与课程教学的组织施行,培育单位做好课程教学的日常检查与指导工作。
2.各教学环节请求与现有公共课相同,研讨生院将不定期停止课堂教学及到课率检查。
(二)质量评价与赞助
1. 关于教学效果好、教学质量高,并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和示范作用的课程,鼓舞开课教员恰当增加开班数(不超越3个班),并参照精品课程建立计划予以立项赞助。
2. 对研讨生和听课专家反映质量较低的课程,经培育处调研核实后,终止开课。
3.公共选修课课酬由根本课酬和奖励课酬组成。根本课酬计入各教学单位年终工作量,研讨生院可出具工作量证明,辅佐任课教员向各自院系申报相关根底课酬。奖励课酬由研讨生院每年按学校相关政策评定核算后直接发放给任课教员。
六、其他阐明
(一)请各培育单位认真做好此项工作,将本《通知》精神传到达每位任课教员,积极鼓舞和发动学术造诣高、教学经历丰厚的教员申报。
(二)以下两种状况需求重新申报:
1.连续两年未开设的研讨生公共选修课。
2.开课称号或授课内容发作变化。
特此通知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