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鸿,男,洪堡学者。2007年8月获韩国仁荷大学化学系理学博士学位,随后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化学与生物工程系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德国汉诺威大学工业化学研究所等单位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15年10月作为海外引进人才回国,先后任华北电力大学可再生能源学院太阳能中心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近三年以通讯作者Prog. Mater. Sci.,ACS Energy Lett.,Adv. Colloid Interface Sci.等期刊发表SCI研究论文和综述近30篇,先后任Chemosphere, Catal. Today, J. Photochem. Photobiol. A等期刊客座主编,Frontiers in Chemist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otocatalysis, Current Alternative Energy编辑。现为国际半导体光化学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emiconductor Photochemistry)的学术委员会委员,国际太阳能光化学转换与储存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hotochemical Conversion and Storage of Solar Energy)的国际组委会委员。
目前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能源环境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重点包括:
环境与能源光(电)催化:主要关注于新型光催化或光电催化材料制备、能级工程、电荷转移机理,以及在环境催化,CO2还原以及高附加值有机物合成等方面应用;
电化学储能材料和器件:新型锂离子电池以及铝离子电池的正负极材料和电解液的优化;
胶体颗粒的自组装合成:重点关注液相中自下而上形成的多级结构的自组装机理和可控合成,以及在光(电)催化和电化学储能的应用。
电子邮箱: pan@ncepu.edu.cn
联系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北农路2号主楼G座5楼534房间。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