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钢,男,1978年9月生,汉族,现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热能与动力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在热能工程学科形成了以火电厂热力系统优化与节能减排、能源系统优化集成与温室气体控制为特色的稳定研究方向。2011年以来,作为负责人承担10余项国家纵向课题和20余项企业委托项目,项目总经费约1000万元。包括:国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研制及工程示范”课题四子课题(156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项目“燃煤发电系统烟气热利用与污染物脱除一体化集成机理”(83万元);国家973项目“燃煤发电系统能源高效清洁利用的基础研究”课题四子课题(90万元);国家973项目“电站锅炉余热利用的系统集成与工程示范”课题六子课题(130万元);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高效灵活二次再热发电机组集成与设计”(100万元);南方电网集团广东电力科学研究院委托项目“电站锅炉烟气低温酸露点准确模型研究及新型耐腐蚀技术开发”(83万元);神华新疆米东热电厂委托项目“解决流化床锅炉床温偏差的研究与改造”(72万元);大金氟化工(中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氟材料换热器管材测试”(45万元)等。
在燃煤电站优化设计与节能运行、电站热力系统优化、热电联产机组节能优化、锅炉烟气余热利用、电站污染物低能耗脱除、低阶煤综合利用、低温烟气腐蚀特性与耐腐蚀材料开发、电站CO2捕集、电厂汽水系统集成、压缩空气储能(CAES)等领域有丰富研究成果。共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的国际期刊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20篇,其余为通讯作者),EI收录和一级学报论文5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论文约20篇);申请发明专利3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另以第三人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和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三等奖各一项。
教学方面,主讲《工程热力学》、《专业英语阅读(燃机)》、《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及《火电厂深度节能、灵活调峰与碳减排技术》等多门本科和研究生课程;参编教材《电厂燃气轮机概论》和《火力发电厂烟气低温余热利用技术》。近五年指导硕士研究生17人,其中10人次获国家奖学金、4人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4名,3人次获国家奖学金,1人获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
研究方向:燃煤电站节能减排;电站汽轮机热力系统优化改造;太阳能热发电系统集成与优化;分布式能源系统与区域能源优化系统;热电联产机组的节能优化;电站锅炉热力计算、受热面优化;电站炉膛及烟道内流场分析、测量与改造;低阶煤综合利用;锅炉尾部低温烟气余热利用、烟气特性分析与尾部受热面耐腐蚀研究 ;电站烟气污染物超净排放;能源系统温室气体减排(CO2 capture & storage,CCS),压缩空气储能(CAES)等
可在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等二级学科招收博士、硕士研究生。
联系电话:010-61772284
E-mail:xg2008@ncepu.edu.cn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