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电话:400-678-6615
客服刘老师:400-678-6615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及格式样本

发布时间:2021-02-25   点击:0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及格式样本

 

 

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有关规定,参考国家标准《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 的编写格式》《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和相关出版标准、出版物体例规范,以及高等院校和 科研院所相关论文要求等,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 一般要求

一、学位论文是表明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取得创造性的结果或有了新的见解,并以此为内容 撰写而成、作为提出申请授予相应的学位时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表明作者在本门学科上掌握了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并对所研 究课题有新的见解,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二、学位论文应在完成开题报告的基础上撰写;内容完整准确,理论性和系统性强,阐述 精炼严密,写作规范,文字流畅,相关参考文献丰富;在导师指导下由学位申请人独立完成; 无学术不端行为。

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结合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和本学科的发展状况,学 术型论文一般在 3 万字以上,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一般在 2 万字以上。

三、学位论文一律用中文撰写,用计算机编辑。除古汉语研究中涉及的古文字和参考文献 中引用的外文文献之外,均采用国家正式公布实施的简化汉字和法定的计量单位。如确有需要, 也可用规范繁体字,但前后文应统一,避免繁简混杂和因转换产生的错误。

第二部分 结构要求

一、结构。一般依次包括三个部分十二个方面:

(一)前置:封面、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中英文摘要、中文目录,

(二)主体:绪论(或引言/导论/前言)、正文、结论、中外文参考文献,

(三)附录:附录、后记(含致谢)、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个人简历。

二、封面。从我院外网下载,其格式和字体不要变动,只改写与己相关的信息。

(一)论文题目要以恰当、简明的词语反映核心内容,有助于选关键词,避免使用不常见 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字符、代号和公式等;一般在 20 字以内,如需排两行时不得把词 分开;如题目语意未尽,可在下一行用副题目。

(二)一般只填写一位导师,若有第二导师且需填写的,须征得所里和第一导师的同意。 专业硕士实行双导师制,因此需要填写本院导师和外院导师。

(三)所别应填写全称。


 

(四)专业以二级学科为准。

(五)研究方向以我院当年招生目录中的研究方向为准。

(六)在完成时间××年四月中,若非特殊情况,只改写年,不改写月。

三、原创性声明和版权使用授权书。从我院外网下载,内容及格式不要改动,此页不编页 码。在将答辩后的修改定稿学位论文报送学位办时,凡属签署处不得空缺。

四、中英文摘要。是论文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包括题头、摘要正文、关键词。

(一)中文摘要正文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是一篇完整的短文,能说明学位论文的主要 信息(重点是结果或结论,要突出创新性成果或新见解),即不看全文就能获取必要信息,不 能与引言混淆;摘要不用图、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以 1 页为宜。

中文关键词是用来表达论文主要内容的词、词组或短语,主要便于检索;一般 35 个, 排在中文摘要的左下方,之间用逗号(“,”)隔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加标点。中文关键 词可从题目、摘要或文章主要内容中精选,选择和判断关键词的简单方法是看所选的词是否为 题目中的主要专业名词或词组。

(二)英文摘要题目为Abstract;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用词准确,符合语法,小四“Times New Roman”;在英文摘要左下方标注与中文对应的英文关键词(Key words)。

五、中文目录。是论文的提纲,也是论文组成部分的小标题;起始范围从中文摘要 人简历;一般分三级。

六、绪论(或引言/导论/前言)。简要说明目的、范围、相关领域的前人工作和知识空白、 理论基础和分析、研究设想、研究方法和实验设计、预期结果和意义等。言简意赅,不与摘要 雷同,不是摘要的注释。内容包括:选题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解决的问题、 使用的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

硕士论文均须有文献综述,其亦可放在绪论或在正文中独立成章。有叙述和介绍,也 有归纳和评价,要体现鲜明的个人观点和对所研究问题的历史与现状的把握程度;②用自己的 语言表达综述或介绍;③引用他人的要注明。

七、本论。

本论部分是学术论文的主体和中心部分,是作者表达研究成果的部分。论文所体现的创造 性成果或新的研究结果,都将在这一部分得到充分的反映,论文的新意主要在这里体现。

本论部分总的思路和结构安排应当符合“通过论据(事实和数据)来对论点加以论证”这 一共同的要求,而且必须做到论点明确具体,论据丰富充足,论证符合逻辑规则。要注意避免 结果上分层过多,而每一层内容较少,分条列项,好像是写作提纲。也要避免只罗列现象或提 出问题,缺少有说服力的分析和理论性的阐述。

由于选题方向、研究方法、结果表达方式等存在很大的差异,对本论内容不能作统一的规 定。但是基本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即“研究方法与设计”、“研究结果和讨论(或分析)。”

八、结论。要精炼、准确、完整,严格区分本人研究成果与他人科研成果的界限,并突出 自己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及建议。

(由于学位论文涉及的学科、选题、研究方法、表达方式等有很大差异,对正文主体其他 部分不作统一规定,但须实事求是,准确完备,合乎逻辑,层次分明,简练可读。)

九、中外文参考文献。中外文参考文献是正文引用文献的集中反映,目的在于为从事相


 

同或相近问题研究的读者提供参考资料。

十、附录。并非必须,与正文连续编页码,每一附录均另页起。以下内容可置于附录:

放在正文内过分冗长的公式推导;②以便他人阅读的辅助性教学工具或表格;③重复性数据 和图表;④非必要的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⑤关键调查问卷或方案等。

十一、后记(含致谢)。主要记述写作感受,论文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的问题以及其 他需要说明的问题和情况等,也可表达对单位、企业、组织或个人的感谢。

十二、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应与学位论文相关,如:已发表或已录用的主要学术论 文及已出版的专著,主要科研获奖,已获授权的发明专利,其他成果。

第三部分 书写要求

一、语言。用词准确,使用的术语、符号、代号等在全文中要前后一致,新的术语、缩略 语等可加注。外国人名的内部分界用间隔号分开,如希拉里·克林顿;若人名中有外文缩写字 母,则应在字母后加下圆点,如 M.杰弗逊。

二、标点。一律使用新式标点符号,除破折号、省略号各占两格外,其他标点均占一格。 英文或其他外文的书写格式和标点按通行的规范格式。

注:引文的引号、标点和注序号的位置:①引号内的全部文字和标点应是原文的;②引文 省略的省略号应放在引号内;③注序号一律在标点之后,下句之前;④文末省略号后面不再加 句号或逗号、问号等其他标点。

三、数字。凡公历世纪、年代、年、月、日、时刻和各种记数与计量(包括正负数、分数、 小数、百分比、比例),著作的卷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阿拉伯数字书写的数值在表示数值 的范围时,使用浪纹式连接号。列表时,数字的相同位数要对齐。如:20 世纪 80 年代, 20 世纪 6070 年代,2003 5 28 日,302-125.031/434.05%63%68%1500

《毛泽东选集》第 3 卷。

注:20 世纪 90 年代与 1990 年代通用,1990 年不要写作九O年“90 50%~60%不要 写作 5060%,1975 年~1976 年不要写作 19751976 年或 7576 年或 197576 年。

四、用汉字代替数字。

(一)星期几。

(二)中国干支纪年和夏历月日。如:丙寅年十月十五日、腊月二十三日、正月初五。

(三)清代和清代以前的历史纪年、各民族的非公历纪年,这类纪年不应与公历月日混用, 并应采用阿拉伯数字括注公历。如:秦文公四十四年(公元前 722 年)、藏历阳木龙年八月二

十六日(公元 1964 10 1 日)、日本庆应三年(公元 1867 年)。 注: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年号前面括注了公历,以下内容可置于附录:①放在正文内过

分冗长的公式推导;②以便他人阅读的辅助性教学工具或表格;③重复性数据和图表;④非必

要的程序说明和程序全文;⑤关键调查问卷或方案等。 注:在同一篇文章中,同一年号前面括注了公历后面不必再加。

(四)含有月日简称表示事件、节日和其他意义的词组,而且如果涉及一月、十一月、十 二月应用间隔号“·”将表示月和日的数字隔开并外加引号,避免歧义,涉及其他月份时不用间 隔号,是否使用引号视事件的知名度而定。如:·二八事变、一二·运动、·一七 示、一一·一O案件、五四运动、五卅运动、七七事变、五一国际劳动节、五二O声明、


 

一三事件。

(五)定型的词、词组、成语、惯用语、缩略语或具有修辞色彩的词语中作为语素的数字。 如:一律、一方面、十滴水、四氧化三铁、八国联军、二O九师、四书五经、九三学社、十月 十七日同盟、路易十六、十月革命、八五计划、五省一市、五局三胜制、二八年华、二万五 千里长征、二十挂零、零点方案、白发三千丈、七上八下、不管三七二十一、相差十万八千里、 第一书记、一机部三所、第三季度、第四方面军、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七大。

(六)整数一至十。如果不是出现在具有统计意义的一组数字中,可以用汉字,但要照顾 到上下文,求得局部体例上的一致。

(七)概数和约数。相邻的两个数字连用表示概数时须用汉字,连用的两个数字间不用 隔开。如:二三米、一两个小时、三五天、三四个月、十三四吨、一二十个、四十五六岁、七 八十种、二三百架次、五六万套、一千七八百元。带的数字表示约数时须用汉字。如:几 千年、十几天、一百几十次、几十万分之一。用”“”“左右”“上下”“等表示约数时一般 用汉字。若出现一组具有统计和比较意义的数字,既有精确数也用”“等表示约数时,为 保持局部体例一致,其约数也可用阿拉伯数字。

(八)1949 年以后台湾出版书目应改用统一的公元纪年方式,不用民国字样。

五、图表。图要清晰,其位置一般按先看文后见图的原则编排。图下方居中依次标示图序 和图题(中间空一字之距,小五号黑体),图序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二个图的图序为 1-2”), 图题指图的名称。对图的说明或解释一般放在图下,应使用1-1 表明……”的方式,而不要 使用上图表明……”的方式。

表要整洁,其位置一般按先见表序表题后见表的原则编排。表上方居中依次标示表序和表 题(中间空一字之距,小五号黑体),表序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三个表的表序为 1-3”), 表题指表的名称。表中数字对齐方式要美观,空位应用“-”表示无数据。应使用从表 1-1 可 见……”的方式,而不要使用从上表可见……”的方式。

六、公式。一般居中编排,与上下文空一行或半行;公式过长的可在符号(+-*/

=等)处转行;公式中的三连点“…”不可改为“……”;公式序号分章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 在公式所在行的最右侧。

 

第四部分 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详情可参阅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并登陆 http://www.sass.cn/912160/7943.aspx 下载《参 考文献著录规则-国家标准-2015》。

一、参考文献著录格式示例

(一)普通图书。张伯伟.全唐五代诗格会考[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2:288.

(二)论文集、会议录。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职工教育研究论文集[G.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1985.

三)报告。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Factors regulating the immune response: report of WHO Scientific GroupR.Geneva:WHO, 1970.

(四)学位论文。CALMS R B. Infrared spectroscopic studies on solid oxygenD.Berkeley: Univ. of California, 1965.


 

(五)专利文献。张凯军.轨道火车及高速轨道火车紧急安全制动辅助装置:201220158825.2

P.2012-04-05.

(六)标准文献。全国信息与文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文献著录:4 部分 非书资料:GB/T 3792.4200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0:3.

(七)专著中析出的文献。卷 39 乞致任第一[M//苏魏公文集:下册.北京:中华书局,

1988:590.

(八)期刊中析出的文献。杨洪升.四库馆私家抄校书考略[J.文献, 2013(1)56-75.

(九)报纸中析出的文献。丁文详.数字革命与竞争国际化[N].中国青年报,2000-11-20(15).

(十)电子资源(不包括电子专著、电子连续出版物、电子学位论文、电子专利)。萧钰. 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http://www.creader.com/ news/20011219/200112190019.html.

二、文献类型/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

(一)文献类型和标识代码。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专著)

M

专利

P

会议录(论文集)

C

数据库

DB

汇编

G

计算机程序

CP

报纸

N

电子公告

EB

期刊

J

档案

A

学位论文

D

舆图

CM

报告

R

数据集

DS

标准

S

其他

Z

(二)电子资源载体和标识代码。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参考文献类型

文献类型标识代码

磁带

MT

联机网络

OL

磁盘

DK

联机网上数据库

DB/OL—

光盘

CD

磁带数据库

DB/MT—

光盘图书

M/CD

磁盘软件

CP/DK

网上期刊

J/OL

网上电子公告

EB/O

 

 

第五部分 格式要求

一、学位论文的字数及印制封面、正文要求

学术型学位论文一般在 3 万字以上,专业学位论文一般在 2 万字以上。封面用白色铜板纸 单面打印,正文统一用微软 Word 排版,小四号宋体字,用 A4 白色纸双面印制。

二、论文的基本格式

(一)论文封面、原创性声明和版要用授权书。

(二)中英文摘要。各1页为宜,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内容应一致,关键词 3-5 个,之 间用“,”隔开。


 

(三)目录。

(四)正文(从正文开始编页码)。

(五)结论。

(六)参考文献。其书写规范见《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中注释及参考文献的规范要求》。

(七)后记(含致谢)。

(八)个人简历。

三、学位论文格式要求

(一)页面设置

纸张:A4,页边距:上 2.75cm,下 2.5cm,左 2.8cm,右 2.5cm,页眉 1.75cm,页脚 1.75cm, 正文行距为固定值 26 磅。

(二)正文标题格式 一级标题即每章题名,字号:小二号;字体:黑体;间距:段前段后各 20 磅;章与章之

间分页。

二级标题,字号:小三号;字体:黑体;阿拉伯数字用 TNR 字体;间距:段前段后各 10 磅。

三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黑体;阿拉伯数字用 TNR 字体。 四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楷体(加黑);阿拉伯数字用 TNR 字体。

注意:TNR 字体指 Times New Roman 字体。一级标题居中,其余标题左对齐。若下级标题 紧接上一级标题,则下级标题前空半行或不空行。标题需排两行时不要把词分开,标题单独排 时后面除了问号外,不要用标点。

(三)目录页格式 目录,字号:二号;字体:黑体。 一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黑体。 二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宋体。 三级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宋体。

参考文献、致谢、个人简历、章未符号说明等附属标题,字号:小四号,字体黑体。

(四)中英文摘要格式 中文标题——“摘要”用小二号黑体字,“关键词”用四号黑体;正文用小四号楷体。 英文标题——“Abstract”用小二号 Times New Roman 字体加黑,“Keywords”用四号

TNR 字体加黑,正文用小四号 TNR 字体。

 

 

 

 

 

 

 

 

 

 

 

附:格式样本


 

第六部分 格式样本

请注意:此封面为学术型的封面样本,专业硕士的论文封面需要在第二行的“硕士学位论文”前 面添加“专业”两个字(即: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

 

中文题目: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英文题目:The Analysis of Ouyang Youquan's Network Literature Research

 

 

 

 

学位申请人姓名:           ××

 

学          号:         201600××

 

所          别:     文学与艺术研究所

 



业:

文艺学

向:

文艺批评

 

导师姓名及职称:        ××    研究员

 

 

 

 

完成时间:二○××年四月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 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 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成果。对本论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 明确方式标明。本人提交学位论文的纸质版与电子版一致,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法 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年    月    日

 

 

 

 

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学院关于收集、保存和使用学位论文的规 定,即:按照学院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院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 印刷本和电子版本,且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授权给有关单位的数据库进行检索。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摘要

 

 

摘 要

 

自 1998 年痞子蔡在 BBS 上发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已有 20 余年的 发展历史。在此期间,网络文学发展态势良好。网络文学带来了文学创作形式及文学 研究模式的变革,引起了广大学术研究者的关注。目前,网络文学成为近几年中国文 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学院派研究者对网络原创文学的研究代 表着学术界对网络文学发展的规律、性质及态势的理性把握,因此,本文将把研究目 光投向学术界对网络文学的研究。

……

……

 

 

 

 

 

 

 

 

 

 

 

 

 

 

 

 

 

 

 

 

 

 

 

 

 

关键词: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文学批评,媒介视角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Abstrac

 

 

 

Abstract

 

Since 1998, Pizicai published "First Intimate Contact" on BBS, network literature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20 years. During this period,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is good. Network literature has brought about changes in the form of literary creation and the mode of literary research, which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ers. At present, network litera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hot topic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literature in recent years, and has also formed a certain scale. Academic researchers'research on network original literature is a representative of the rational grasp of the law, nature and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literature, and also a presentation of the attitude and views of the academic circles on network literature. Therefore, this paper will focus on the research of cyber literature in academic circles.

……

……

 

 

 

 

 

 

 

 

 

 

 

 

 

 

 

 

 

Key words: Ouyang Youquan, Internet Literature, Literary CriticismMedia Perspective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目录

 

 

 

目 

........................................................................................................................................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或引言/导论/前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文献综述......................................................................................................... 1

1.3.1  全国网络文学研究情况............................................................................. 1

1.3.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成果..................................................................... 1

第二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历程及理论来源..................................................... 2

2.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历程......................................................................... 2

2.1.1  传统文论研究阶段..................................................................................... 2

2.2  网络文学学理研究阶段................................................................................. 2

N ....................................................................................................................................... 2

....................................................................................................................................... 3

参考文献................................................................................................................................ 4

....................................................................................................................................... 5

个人简历................................................................................................................................ 0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第一章  绪论

第一章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在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网络文学乘着互联网这艘大船,在大众消费主义经济的 助力下,发展迅速。网络文学作品数量不断增加,作品类型不断丰富和细分,创作队 伍持续壮大,网络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也相继被改编为影视剧,制作成游戏,形 成庞大的产业链。网络文学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其爱好者不分年龄、性别和职业分布 于全国各地,甚至海外。……

1.2 研究意义

 

在网络文学进入大众和学界的视线之初,欧阳友权便开始了对网络文学的研究, 是国内研究网络文学较早,坚持时间较长,至今还活跃在网络文学研究一线的专家学 者。他的网络文学研究目的明确,路线清晰,成果丰硕。……

1.3 文献综述

 

1.3.1  全国网络文学研究情况

在知网上输入“网络文学”这一关键词搜索时,发现所收录的文章在 1993 年有一

篇,1998 年有 2 篇,一直到 1999 年才有 31 篇,而在 2000 年,有了 83 篇。 2000 年之前发表的与网络文学相关的文章主要是以报告性的文章为主,而非研究性的论 文。…………

1.3.2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成果

相较于后期被网络文学风景所吸引才开始研究的学者,欧阳友权是较早研究网络 文学的学者之一。那个时期,从学理上对网络文学进行把握成为了学术界大多数研究 者的主流方向。…………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第二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历程及理论来源

 

 

 

 

第二章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的历程及理论来源

 

2.1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研究历程

 

2.1.1  传统文论研究阶段

欧阳友权在 1977 年恢复高考之后便考入大学的文学系,是当年的首批大学生,

1982 年开始走上文学研究的道路。由于是科班出身,并且成长于极其注重理论研究的

90 年代,欧阳友权把文学研究的学理性放在研究首位,对学术敏感、勤勉并执着。在 他开始网络文学研究之前,有近十年的时间在从事精英文学的文学理论研究,以当代 西方文论研究为主,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

…………

 

2.2 网络文学学理研究阶段

 

…………

 

第 N 章   …………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结语

 

 

 

 

 

结 语

 

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注重学理性,而他早期的西方文艺理论基础为他的网络 文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欧阳友权著作 [1]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 二、中文专注与外文译著

[1]何学威、蓝爱国.网络文学的民间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 [2]黄鸣奋.比特挑战缪斯——网络与艺术[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0

…… 三、期刊文章

[1]董学文.网络时代的文学理论序曲——读欧阳友权《网络文学论纲》[J].云梦学刊,2003(01) [2]何志钧.网络文学基础理论建设的拓新之作—— 读欧阳友权教授等著《网络文学论纲》[J].湖南 文理学院学报,2003(05)

…… 四、学位论文

[1]刘洪燕.阳光与阴影下的文艺新宠——网络文学的理论解读[D].曲阜师范大学,2005 [2]刘翔.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颠覆性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7

……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致谢

 

 

致 谢

 

论文截稿之际,感激之情油然而生,论文的完成标志着我在社科院的生活就要结束 了。回首这三年的学习生活,点点滴滴都浮现于脑海。感谢社科院以及文学所给我跨入 求学大门的机会,让我收获了这三年的美好时光。

…………


论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研究                                                                             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一、基本情况

……

二、教育经历

……

三、发表论文

……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


联系方式

邮箱:65012300@qq.com

全国服务电话:4006786615

公司地址:济南市高新区鑫盛大厦2号楼

关于我们

论文查重网利用人工智能NLP技术,对论文进行机器降重,并提供纯人工论文降重服务。旗下拥有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重复率修改老师,建立了严格的重复率修改标准和质量管理体系,赢得了同学们的良好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