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专业硕士研讨生创新肉体、理论才能和协作认识,推进科研和理论协同育人效果,学校决议继续举行中央财经大学专业学位研讨生案例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参赛对象为专业学位研讨生(不包括2022届毕业研讨生),必需以团队的案例作品方式参赛。每个参赛队不超越5名学生,且须具有指导教员1名。
二、竞赛方式
案例大赛以理论调研和制度剖析为根底,采用自主选题方式,选择某一研讨对象(企业、行业、地域或者司法裁判)停止深度调研和剖析,搜集第一手材料和素材,分离相关理论的运用,深化剖析研讨对象的胜利经历、失败经验或者裁判原理,撰写成参赛案例(撰写构造见附件1)。参赛作品需为原创,不能采用已编写完成或被收录入库的案例,如发现作品有任何造假、抄袭等问题,一经查实立刻取消参赛资历或撤销奖项,并通报全校。
本次大赛分为资历审核、专家匿名评审和现场辩论三个环节。经过资历审核的作品进入专家匿名评审环节;专家匿名评审结果排名靠前的队伍入围辩论环节;现场辩论评选肯定一、二、三等奖获奖队伍。详细入围现场辩论队伍的数量将依据投稿数量和质量肯定。进入现场辩论队伍,现场辩论时须以PPT方式对案例停止解说、剖析及演示,并答复评委发问。现场辩论详细事项另行通知。
三、评审规则
(一)资历审核阶段:研讨生工作部将对参赛案例停止初步检查和不端行为检测(论文复制百分比不能超越15%)。
(二)匿名评审阶段:由至少5名专家对参赛作品从选题、调研、案例剖析、报告的撰写等方面停止匿名评审,取均匀成果作为参赛作品的匿名评审成果。
(三)现场辩论阶段:由至少3名专家从现场辩论、团队协作、作品展现等方面停止打分,取均匀成果作为参赛作品的现场辩论成果。
总成果等于匿名评审成果和现场辩论成果之和,一、二、三等奖依据总成果直接肯定。关于分数相同且影响获奖等级的案例,由现场辩论评委投票肯定获奖等级。
四、奖项设置
本次案例大赛设团队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奖金额度分别为3000元、2500元和2000元。
五、后期赞助
为促进参赛案例作品成果转化,施行获奖优秀案例后期赞助制度。参赛获奖作品团队依据评委修正意见并在指导教员指导下进一步修正,参与全国、北京市或专业学位教指委等组织的案例大赛中获一等奖赞助2000元;二等奖赞助1000元;三等奖赞助500元。学院须在此环节关于获奖团队给予相应平台搭建和专业指导。
六、版权请求
(一)案例受权:为保证案例调研的真实性,作者在实践调研中须获得研讨对象的受权,并保证所撰写的案例内容不损害任何第三方的权益,否则作者须承当由此产生的相关义务。企业调研案例由所调研企业出具,行业调研案例由相应行业主管部门或行业协会出具,区域经济调研案例由所在地主管部门出具。法律案例应以近三年发作的真实案例为根底停止编写,可停止必要修正,需提供据以编写的裁判文书原文和检索来源阐明。(受权书见附件2, 案例检索来源阐明见附件3)
(二)案例版权:凡获奖的案例,版权归中央财经大学和作者共有。未经中央财经大学答应,作者不得将获奖案例双方面转让或另行发表。
七、工作请求
(一)各单位在组织专业学位研讨生参赛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科研和理论协同育人功用,坚持理论教育与理论养成相分离,融入诚信道德和专业素养教育,培育研讨生结合攻坚的团队肉体和协作认识,求真务实的理论应用才能和探究肉体。
(二)本次案例大赛运用研讨生科研管理系统,简化科研竞赛申报手续。各学院务必注重系统管理,明白任务及流程,按照竞赛请求及时完成系统录入、审核和提交工作。
(三)请有关单位积极组织专业学位研讨生参赛,并由科研系统管理员于2022年3月11日17:00前在科研管理系统内对报名表、参赛作品及其他相关资料格式停止审核,需求在系统内停止线上审核的附件包括参赛作品(案例)、受权书和案例检索来源阐明(法律案例适用)。
赛事详细工作由研讨生奖助工作办公室担任。
联络人:王教师 陆教师
联络方式:62288588
办公地点:学院南路校区办公楼302
邮箱:yjsjzb@cufe.edu.cn
附件:
1.案例报告构造
2.受权书
3.案例检索来源阐明(法律案例适用)
4.系统运用阐明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