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云东

大连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教授,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马云东
学科、专业领域名称 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
学 术 职 衔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
导 师 姓 名马云东
所获最高学位及单位博士  东北大学
      称教授
工 作 部 门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研 究 方 向系统可靠性、交通运输安全
学习及工作经历 
学习简历1980.09-1984.07,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工学学士1984.09-1987.07,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系,工学硕士1991.09-1994.07,东北大学,资源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工学博士工作经历1987.07-1993.09,阜新矿业学院,建设工程系,助教、讲师1993.09-1995.04,阜新矿业学院,采矿工程研究所,副所长,副教授1995.04-1997.02,阜新矿业学院,期刊编辑部副主任,学报主编,教授1997.02-1998.0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研究生部副主任,教授,博导1998.09-2006.09,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博导2006.09-至今,大连交通大学,副校长,校长,教授,博导
进修及访学经历 
2003.12-2004.04,德国克劳斯塔尔科技大学  高级访问学者
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 高速铁路隧道服役状态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估预警,辽宁省科技厅专项基金,2020.01-2021.12,主持[2] 寒区运营高铁隧道口安全状态监测系统研究,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2020.09-2021.12,主持[3] 难溶水煤层机掘工作面控尘除尘理论及应用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项目,2013.1-2015.12,主持[4] 系统安全状态辨识与风险管控理论研究,辽宁省“特聘教授”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2013.1-2016.12,主持[5]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物流管理技术研究,铁道部计划项目,2012/01-2013/12,主持[6]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远程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价系统,辽宁省科技计划项目,2012/1-2014/12,主持[7] 高速铁路隧道空气动力学效应对衬砌损伤破坏的机制研究(510500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1.1-2012.12,主持[8] 难溶水煤层机掘工作面控尘除尘理论及应用研究(U1261121 /E04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3.1-2015.12,主持[9] 井上下综合防尘研究与设计,铁法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晓明矿,2013.05-2013.12,主持[10]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远程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价系统研究,辽宁省科技厅计划项目,2011.1-2012.12,主持[11] 基于物联网的铁路物流管理技术研究(2012X005-E),铁道部计划项目,2012.01-2013.12,主持[12] 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远程监测与安全状态评价系统,其它市级2012.08-2014.07,主持[13] 峻德煤矿安全精细化管理平台,龙煤矿业集团鹤岗分公司峻德煤矿,2012.03-2012.12,主持[14] 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研究及信息平台开发,黄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11.07-2012.09,主持[15] 大连地铁一期工程205标锻施工监控量测,中铁十局集团济南铁路工程有限公司,2010.07-2011.12,主持[16] 皮带输煤系统煤尘析出运移规律与治理技术基础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7.01-2009.12,主持
申请专利情况 

近五年发表论文、著作情况 
专著与编著:[1]  带式输送机转载点粉尘控制技术研究 2008.12 煤炭工业出版社[2]  厚风积砂覆盖区水资源预测与优化管理 2007.10 冶金工业出版社[3]  固体矿物资源开发工程(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 2005.8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4]  露天矿卡车实时调度及安全保障预警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5.4 辽宁大学出版社[5]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理论与应用研究 2004.7 煤炭工业出版社[6]  可持续发展煤炭建设项目REESP系统研究 2002.12 煤炭工业出版社[7]  矿井大系统广义可靠性设计理论 1995.4 煤炭工业出版社[8]  矿井建设施工优化设计 1993.12 东北大学出版社第一作者学术论文:[1] 基于OWA-AHP和熵权法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   [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40(04):86-91.[2] 基于OWA-AHP和熵权法的地铁运营安全风险评估[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9,40(03):44.[3] 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基坑施工安全信息化管理及应用[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7,38(03):84-87+91.[4] 系统因素可靠性分析与实现[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6,37(02):94-98.[5] 基于PFC3D的山地造型方法[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5,36(06):71-73.[6]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结构损伤累积与裂纹演化机理[J].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2,22(04):409-413.[7] 空气动力学效应作用下高速铁路隧道细观力学数值模拟[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1,32(04):16-19.[8]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研究. 辽宁省,大连交通大学,2010-12-30.[9] 带式输送机输煤系统煤尘析出运移规律与治理技术. 辽宁省,大连交通大学,2010-12-30.[10] 基于活塞风理论的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压力计算改进方法[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2010,31(03):12-15.[11]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macroscopic damage evolution mechanism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 lining concrete[J],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v 90-93, p 2248-2253, 2011,EI:20114014389092[12] Study on the flow velocity of groundwater source heat well to the impact of system's efficiency[C],2011 Asia-Pacific 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APPEEC 2011[13] Three 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n lining pressure of high-speed railway tunnel[J],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 v 243-249, p 3670-3675, 2011,EI:20112314045488[14] 转载点粉尘颗粒扩散运动规律的数值模拟[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02):16-18.[15] 基于GIS的矿山环境信息系统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3(S1):40-42.[16] 选煤厂粉尘产出机理及综合治理方案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2(04):507-510. 
获奖及个人荣誉 
[1] 地铁施工过程数值仿真及安全性分析,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2015.07[2] 城市化工园区区域安全风险评价技术,辽宁省科学技术奖励三等奖,2014[3] 煤炭资源型城市生态补偿研究(2012-292-R01)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12[4] 式输送机输煤系统煤尘析出运移规律与治理技术研究(2011-3-01-01),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011[5] 基于可靠性的锚杆支护设计理论与应用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6[6] 适应新世纪要求的矿物资源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7] 向新而生,基于新工科建设的轨道交通行业特色型高校传统优势专业转型发展与实践,辽宁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020[8] 岩石破裂过程失稳理论及其工程应用,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04[9] 厚风积砂下浅埋工作面安全开采技术研究,国家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2004[10] 资源枯竭型城市-阜新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4[11] 矿井通风安全与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煤炭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12] 矿井通风安全与自然发火防治决策支持系统应用研究,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999[13] 中国科技奖励基金会孙越崎优秀青年科技奖1996[14] 矿井建设工程施工全局优化研究,辽宁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3[15] 用决策网络方法确定矿建施工最优方案及具体安排优化研究,煤炭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993
社会兼职情况 
[1]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行为安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学会 理事[3] 中国劳动保护科技学会顶板管理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4] 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 委员[5] 中国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矿井建设专业委员会 委员[6] 辽宁省硅酸盐学会非金属矿物加工利用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7] 辽宁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
指导研究生情况 
已指导毕业研究生人数博士:27    硕士:76
正在指导研究生人数博士:2     硕士:4
所指导研究生获奖情况
承担研究生课程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