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农科研究生志愿服务联盟秘书处发布了《关于公布2022年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优秀案例和优秀团队评选结果的通知》,共评选出2022年全国农科研究生乡村振兴志愿服务优秀成果特等奖6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18项,优秀志愿服务团队10支。其中,我校水产学院阙华勇教授指导的“创新育种助力渔民丰收梦”和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教师李健、吴达仁、张铃玉指导的“山水精灵——走进石蛙养殖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全国优秀成果二等奖
石蛙作为中国特色蛙种,有“百蛙之王”的美誉。目前福建省德化县的石蛙养殖户面临养殖难度大及供销不匹配这两大难题。集美大学山水精灵科技助农实践队在进行实地走访与调研后,提出了仿生养殖与多级养殖相结合的方法,与养殖户探讨石蛙养殖过程的问题与解决思路,同时深入了解石蛙深加工产品的销售情况,为后续继续开发石蛙深加工产品提供新思路。由实践队队员成立的福建锦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开发石蛙儿童营养肽粉、石蛙口服液等多款石蛙深加工产品,公司收购石蛙在为周边多个村落增加收益的同时,推动了石蛙产业的蓬勃发展。山水精灵科学助农实践队作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他们结合所学专业知识,以实地调查、科普宣传、交流研讨、引领教育等形式,开展石蛙增质提收生产服务行动,培养农学研究型人才,力求石蛙产业取得新进展,向农村农业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贝类遗传育种团队的全体研究生从实验室中走出来,到工厂中去,助力渔民解决炎热高温下牡蛎大规模死亡问题。从2022年4月20日到7月30日,团队驻扎在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郊洋村的宝森水产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针对福建牡蛎大规模死亡的研究,实验室成员走访渔户,从获得性耐热性状着手,进行家系选育,基于福建牡蛎获得性耐热性能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的新发现,首次开展驱动福建牡蛎获得性耐热性能个体间差异的遗传机制研究,培育出耐高温的牡蛎品种;利用成贝计算其数据佐证了后续实验的可能性,并建立了48个全同胞家系,为后续逐代筛选打下基础。在驻厂期间研究生们积极主动与厂里技术人员进行育种技术交流,在研究生们回到校后项目仍能持续跟进。项目整体获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事迹也得到了渔民、企业和校方的大力赞扬。
立即进行查重: 高校本科论文查重 | AI智能降重机器降重自动降重 | TurnitinUK版 Turnitin国际版 论文检测系统 | 高校硕士博士论文查重系统 | 万方检测系统